。ㄇ貢x中原網 王文輝 特約通訊員 陳萍 報道)一直以來,堯都農商銀行深入貫徹落實黨和國家重大決策部署,聚焦“六穩”“六保”,創新服務實體經濟的渠道和方式,積極探索支持地方經濟發展新途徑和新方法,為小微企業融資尋求新路子、總結新經驗、做出新貢獻,成為轄區經濟發展的“忠實伙伴”。
這是一條浸染“堅守”與“情懷”的苦旅
“市場里的所有商戶都知道堯都農商銀行,只要有貸款需求,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農商銀行。”劉村鎮二手車市場的孫老板說道。目前二手車交易逐漸進入旺季,在市場里,身著堯都農商銀行制服的員工時?梢,他們在一線問需求、解難題,暢通二手車商的融資通道,完成一場場與時間的賽跑。
“不知不覺已經十年啦!”客戶經理張曉明甩掉頭上的汗珠,拿著手里一沓宣傳“信用貸款”的宣傳彩頁感慨道,“信任也是一點點積累起來的,當年剛進來宣傳的時候,商戶們也在觀望考量,我們就整天泡在市場里,幫著賣車、搬物料,從分散的小額到批量的授信,有苦有累,但有收獲沒后悔!”農商銀行與“三農”“小微”是天然的“盟友”,支持涉農、小微企業發展是義不容辭的使命與責任。一路相伴同行,堯都農商銀行彎下腰、沉下心,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創新優化金融產品,持續完善服務舉措,以多元產品回應小微企業客戶多樣需求,為其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金融服務。
誠意足——精準化創新產品。以客戶差異化要求為導向,根據小微客戶的行業特點、經營現狀、需求特點等,“量體裁衣”,在“陽光快貸”的成功經驗下,經過反復論證和長期籌備,先后推出了經營類、消費類等信貸產品,適應細分市場,已形成了覆蓋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個體養殖戶、農戶、公職人員在內的有貸款需求群體,有效滿足了不同層次、不同規模、不同需求客戶的差異化、多樣化、個性化融資需求,以豐富的產品線架起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供需兩側的天塹。
服務精——區域化定制服務。堯都農商銀行在堯都區轄內較大的鋼材市場、家裝市場以及汽車銷售集中區域派駐多個客戶經理團隊,通過挖掘行業優勢,對產品進行精確分類,創新信貸產品,打造精準營銷體系。針對二手車商發放庫存融資貸款——“車商貸”;針對晉南農批市場推出“晉南農批特色貸”,將準入條件、額度測算、利率定價等環節統一標準,有效解決客戶用款“短、頻、快”的問題。同時通過開展“地毯式”營銷,宣傳該行信貸優惠政策,宣傳對口信貸產品,獲取優質客群。針對已有貸款存量客戶,以不同金融產品串聯服務鏈條,為客戶提供一站式優質金融服務,持續深挖周邊資源,通過積極回訪,實現以老帶新、以點帶面,全方位挖掘客戶資源。
這是一部寫滿“革新”與“跨越”的史詩
“六年前,我的第一筆貸款就是振棟給我發放的,這些年,我把店從郊區開到了市中心,可農商銀行給我的服務和情誼,一直沒斷。”說這話的是臨汾市堯都區童裝店的蘇老板,她口中的“振棟”,是該行小微事業部客戶經理王振棟。2016年,蘇老板的童裝店剛剛開業,因為正逢年底,急需進貨,便在朋友的介紹下認識了王振棟。在了解客戶實際情況后,王振棟當即為蘇老板辦理了20萬的經營貸款,有了這筆資金支持,蘇老板經營的店鋪經營狀況一路向好,在第一時間結清了該筆貸款。
雖說貸款結清了,可農商銀行的服務卻未曾中斷。王振棟隔三差五就上門跑一跑、聊一聊,宣傳該行新的信貸政策及產品,講解金融安全知識,成為店里的“金融安全員”。今年夏款服裝上新,趕巧蘇老板剛剛給父母買房,資金緊張,手里流動資金一時周轉不開,她第一個想到了農商銀行?紤]到客戶店鋪特殊性,工作人員特事特辦,現場調查、審批,多環節聯動合作,為蘇某成功放款,解了客戶資金難題。
“農”是根,“小”是本,對農商銀行來說,支農的根不能忘,支小的本不能丟,只有堅持回歸本源,才能走出屬于自己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梢哉f,支農支小也支撐著農商銀行的未來。既定了戰略,明確了方向,就不能穿新鞋走老路,必須用一系列理念上的革新,實現“腳”與“鞋”的配套,而這一次次的自我進化,也是堯都農商銀行在小微金融服務道路上的精益求精、不斷突破的戰略詮釋。
革新經營理念。“不一味爭大額貸款、爭業務規模;只研究抓下沉客戶、抓小微企業。”在三農與小微領域的堅持耕耘,帶有樸素情懷的小微金融業務模式日臻成熟,而扎實有效的管理機制、網點布局、客戶基礎,也是堯都農商銀行小微團隊堅定向前的底氣。自2011年末起,該行組織高管人員多次赴小貸金融業務發展較為成熟的機構進行調研學習,經過數次研討,圍繞“以小微業務為重心”的總戰略不變,從頂層設計入手,把小微業務從公司業務中單列出來,在“微貸專營”的思路上大膽破題,形成專業化管理、集約化經營、流水線辦結的“信貸工廠”,搭建“調查、審批、發放”崗位分離架構,使專崗專管、責任明確,通過相互監督有效把控風險、通過相互督促提升業務效率、通過明確分工促進經驗積累。
革新用人理念。一支優秀的客戶經理隊伍是業務得以開展的保證,由于小額貸款涉及各行各業,要求客戶經理必須擁有過硬的業務能力和良好的綜合素質。小貸中心成立伊始,按照“白紙好作畫”的理論,在該行新近招聘的應屆畢業生中分三批選聘了57名小貸客戶經理。在人員招聘和管理方面始終堅持“一把尺子”招聘、“一套流程”培訓、“一個標準”評估的方式培養標準化人才。因小貸業務的特殊性,對客戶經理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有較高要求,中心在發展中不斷完善人才選拔和培訓機制,制定了“常規培訓+專門培訓”“內部培訓+外部學習”“統一培訓+自學提高”的培訓模式,組建了一批專業過硬、綜合素質高的內訓師隊伍,通過培訓機制的建立和落實,促進了客戶經理隊伍專業素質和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
革新營銷理念。全員樹立“服務”意識,分批次赴常熟農商銀行實地學習考察,在一次次的營銷實戰中,第一批小貸客戶經理從心底認識到,小微企業融資難不是難在企業,而是難在銀行自身,是銀行想不想貸、敢不敢貸、會不會貸的問題;氐綀蚨急镜睾,小貸團隊主動“送貸上門”,通過全方位的市場營銷和廣告宣傳占領市場。一群平均年齡不到26歲的年輕客戶經理不怕苦、不怕累、不嫌小、不嫌遠,每天堅持挨家挨戶上門宣傳,充分考慮客戶群體的類別和金融服務需求,每日由小組開展自由宣傳,每周由部門組織集中宣傳,聯合晉南農批市場、馨陽農貿批發市場、德隆二手車市場、百業交通市場等大型市場開展了多場集中外拓營銷活動,進一步拉近與客戶的距離,在這片廣闊的藍海市場中不斷耕耘,通過辛苦和汗水拓展目標客戶、拓展優質客戶,樹立了“堯都小貸”的品牌優勢。
這是一場孕育“科技”與“未來”的嬗變
在襄汾縣一家貿易有限責任公司的車間里,反應器隆隆作響,企業負責人看著一箱箱生產出的順酐卻一籌莫展。原來受疫情影響,該企業生產出的成品無法運輸出去,一度陷入流動資金荒,嚴重影響后續生產。該行小貸客戶經理在電話回訪中了解到客戶的困難,第一時間前往企業對接,按照“急事急辦、一戶一策”的原則,簡流程、縮時間,加班加點保證客戶信貸資金的順利投放,短短兩天時間,就為該企業發放貸款490萬元,解決客戶的燃眉之急,確保企業正常復產。
對小微企業而言,時間就是效益,信貸投放的效率是企業面臨的一大“痛點”。對于堯都農商銀行來說,支持小微企業也是一個“激活”的過程,不僅在激活小微企業的活力,也在激活員工的內生動力,在這段“雙向奔赴”的扶持過程中,堯都農商銀行不放棄一家小微客戶,在這條服務“快車道”上,為金融創新和客戶服務提供更多可能。
以科技“鵬霄萬里”。在渠道模式上實現了由傳統渠道向互聯網線渠道的提升。通過大數據分析,實現客戶風險的精準分層和授信額度的精準核定,同時依托“網上銀行、互聯網金融、網銀轉賬”便捷靈活的優勢,實現微貸業務線上申請、線下調查、線上審查審批和線上還款,推進微貸業務的全流程電子化操作,讓客戶足不出戶即可享受“全天候、智能化、管家式”的融資服務,推動微貸金融全面升級,切實打造富有核心競爭力的微貸品牌。
促人才“破繭成蝶”。為不斷提升客戶經理隊伍素質,堯都農商銀行制定了“常規培訓+專門培訓”“內部培訓+外部學習”“統一培訓+自學提高”的培訓模式,組建了一批專業過硬、綜合素質高的內訓師隊伍,通過培訓機制的建立和落實,促進了客戶經理隊伍專業素質和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
用考核“整旅厲卒”。為了促進正向激勵,積極營造“以業績為導向”的濃厚氛圍,在拓寬員工職業生涯發展通道、加快小微條線“高、精、特、專”人才培養,深挖員工內在潛能;同時充分發揮績效考核指揮棒作用,組建曬單群、設立龍虎榜,以業績論英雄,以貢獻定薪酬,按周公布客戶經理業績排名,全面調動了辦貸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提升了員工開拓市場和服務客戶的積極性。
煙火人間,至味清歡。作為親歷者、參與者和助力者,我們欣喜地感受到燒烤攤上推杯換盞的喧鬧之聲、工廠里機具設備轟鳴的復工之曲、鬧市里酒綠燈紅的繁華之景,還有客戶百姓臉上洋溢的幸福之色,這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堯都農信人自始未變的奮斗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