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今日告訴證券時報記者,監管部分近期整頓險資的的舉措,讓我們看到了實體經濟發展的希望。她說,過去講實體經濟,都是重點在于制造業,靠上市公司創造利潤,向股東分紅回報股東,但部分險資依靠杠桿賺快錢,而這些資金對于實業并沒有產生什么實質的幫助,現在的監管政策有望改正這種現象。
此外,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3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希望路上跑的是銀隆車,“收購銀隆收到我們沒有預想的結果(指格力收購銀隆被股東會否決),我們不愿意看到,但確實看到了,我想這沒有關系,我們堅持一些正確的東西就要堅持下去。” (轉自證券時報網)
【相關報道】
有錢也不能任性!險資大鱷投資A股將被劃下“三條紅線”
曾幾何時,“有錢、任性”成為保險資金在A股的代名詞,尤其是最近兩年,多家險資大鱷在市場上憑借資金優勢翻云覆雨,典型如前海人壽及其關聯資金入主萬科A、血洗南玻A管理層、大舉增持格力電器等,都在市場上掀起了驚濤駭浪。不過,這樣“有錢任性”的炒作,在上周有了重大的轉折。2月22日,保監會主席項俊波表態,堅持“保險業姓保、保監會姓監”,“絕不能把保險辦成富豪俱樂部,更不容許保險被金融大鱷所借道和藏身”。話音剛落,去年在A股市場上表現“辣眼睛”的保險大鱷就中箭落馬:前海人壽董事長姚振華被撤銷任職資格并禁入保險業10年;恒大人壽被限制股票投資1年,兩名責任人禁入保險業5年和3年。
從上周的官方表態以及快速開罰來看,很明顯監管層對險資大鱷已經動了真格,今后的事前監管將會更加嚴格。事實上,從去年以來證監會的一系列措施來看,“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已經成為A股監管的重要原則,不管是不是大鱷,險資投資股市也不能“有錢任性”。筆者認為,未來險資大鱷投資A股將被劃下“三條紅線”:
一、財務投資為主,而非染指上市公司的控制權、經營權。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而不是為了短期炒作而掏空實體經濟。去年南玻高管集體離職事件,讓各界對于金融資本取得上市公司控股權之后的運營產生擔心。隔行如隔山,金融資本入主之后能否延續上市公司的業績?管理層大規模變更之后,如何來有效銜接?一口氣拿下多家上市公司的話,真的能全部做好嗎?這一系列問號在前海人壽大舉增持格力電器之后達到頂峰,董明珠炮轟“資本不要做破壞中國制造的罪人”,此后風向大變,前海人壽宣布將擇機退出格力,F在情勢進一步明朗,險資大鱷只能做項俊波口中的“友好投資人”,而非敲門的“野蠻人”。
二、長期投資為主,而非短期快進快出。上周恒大人壽收到的處罰通知書中,公布了這樣一組交易數據:“2016年1-11月,股票投資交易筆數2480筆,股票平均持有期73天。”對于動輒數千萬甚至上億資金在股市吞吐的險資來說,這樣頻繁的交易,如果不是短炒,什么是短炒?正是這樣的短炒節奏,讓梅雁吉祥在去年10-12月的股價大起大落,從5.5元兩度上攻8元,現在又基本回到了原點。恒大人壽在一個月內從第一大股東到一股不留,無數跟風資金被當成韭菜無情收割,處罰通知書對其的認定是“造成惡劣社會影響”。在可以預見的將來,險資的短炒將被限制,回歸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本源。
三、資金來路要正,嚴控高杠桿。在險資大鱷舉牌的過程中,大部分資金并非其自有資金,而是萬能險產品。萬能險產品由于存在剛性兌付的預期,且收益率高于銀行定存及理財產品,因此近年來吸金效應明顯。某種程度上說,這些資金相當于保險公司以固定利率吸納社會資金之后拿到股市上來投資,以杠桿資金定義并不為過。另外,在給前海人壽開出的處罰通知書中,還披露其“辦理T+0結構性存款”的行為。這些高杠桿的資金在股市上出沒,勢必以盡快賺取利潤套現離場為主,不利于股價的長期表現;一旦遇到股市較大波動,也可能面臨流動性風險并對外擴散。在當前以穩為主的基調下,高杠桿炒作勢必會被嚴控,分散化投資也將成為政策鼓勵的方向。
三條紅線劃下,對于普通小散來說,險資重倉股需要進行區別對待。對于險資持股集中、獲利豐厚的品種,需要謹防其兌現利潤的風險。最典型的風向標是萬科A和中國建筑兩大權重股,在去年底被大幅炒高之后,近期大盤的上攻過程中表現欲振乏力,基本沒有大資金主動出擊解放上方套牢盤的跡象,一旦向下破位將產生較大的殺傷力。
而對于險資持股比例不大,絕對數量較小的品種,短期一旦出現泥沙俱下式的錯殺,反而是低吸布局的良機。比如招商蛇口,去年以來漲幅不大、底部扎實,前海人壽的持股不多,即便清倉形成的沖擊也比較有限,下跌反而是低吸的良機。
總而言之,監管層引導的是長期投資、價值投資,講的就是一個“穩”字,穩中求進、穩中向好,散戶投資者也應當更多從公司基本面出發來選股,而非盲目跟從大鱷后知后覺追漲殺跌! (轉自證券市場紅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