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如何推動雙創

                                              2017 如何推動雙創

                                              作者:[賈力軍]  來源:[]    發布時間:[2017-01-11 22:58:24]
                                              2017 如何推動雙創
                                              ——深入貫徹省委十一屆二次全會暨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系列述評之九
                                               
                                                  在山西經濟發展最困難的時期,沒有哪個詞語比“浴火重生”更能表明我們的轉型決心。而對于一煤獨大的產業現狀,我們這個資源大省、科技小省若要實現對傳統發展模式的顛覆,沒有哪一條路比雙創更加直接,更加徹底。
                                               
                                                基于基礎性、大眾性、開放性和前沿性特征,雙創融入了萬千創業創新者的激情與夢想。今天,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意識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就是點燃我省創新驅動引擎的星星之火。
                                               
                                                在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少到多之后,今天,我省雙創工作開始步入全面、縱深發展的新階段。日前,剛剛結束的省委十一屆二次全會暨經濟工作會議,對我省未來雙創發展給出了明確的政策指向,而每一個指向的背后,針對的都是我省雙創當下面臨的問題所在。
                                               
                                                風口之下,并非誰都能飛上天。雙創大潮中,人才與項目永遠是最核心的要素。推動雙創,就是讓好項目落地,讓人才有用武之地
                                               
                                                目前,我省共有省級以上眾創空間101家,其中10家成為國家級眾創空間,同時建有省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23家,其中國家級10家;創業孵化場地達48.96萬平方米,工位2萬余個,聚集創客1.7萬余名,創業團隊3500多個,創業導師1995位,已畢業企業400余家。但與沿海發達省市動輒數百家規模雙創平臺相比,我省眾創空間和孵化器在數量上相差甚遠。當然,這只是問題的一面,事實上,我們和人家真正的差距絕非僅此。
                                               
                                                山西省高新技術創業中心副主任柳長江介紹,近兩年來,我省為扶持雙創,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搭建了一些很好的平臺,可以說雙創供給側得以明顯改善,但需求側卻跟不上來,優秀科技人才與原創性項目嚴重不足。
                                               
                                                太原市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是從事公益性現代服務業的科技服務機構,主要職能是培育和發展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目前管理孵化面積達到1萬多平方米,入孵企業有82家。2016年,其投資建設的C立方創空間成功晉級為國家級眾創空間,可謂條件齊備,環境優越。但該中心各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的統計結果卻顯示,其創新載體普遍存在工位閑置、活動數量不多的現狀。
                                               
                                                這種現象并不鮮見,記者在省科技廳了解到,由于眾創空間擴張速度過快,出現眾創空間多、創客少的尷尬現象。與此同時,由于很多創業項目與當地實體經濟發展相脫節,重銷售、輕科技;重模仿、輕原創;重人脈、輕市場,造成科技成果轉化渠道不暢,很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無法轉化為市場的創業項目。
                                               
                                                由于一些眾創空間只熱衷于跑馬圈地,相關管理團隊水平和專業質量難以匹配支撐,缺乏在創業孵化行業深耕的工匠精神和切實為創業者服務的熱情,致使眾創空間與我省創業創新環境不相適應,難以得到優質創業團隊的眷顧,造成了眾創空間供過于求的假象。
                                               
                                                事實上,我省每次創新大賽中,都會發現優秀的人才和項目,但比賽過后,這些人才得到的僅僅是一種表面榮譽,項目本身往往在現實中難以落地,結果只能是墻內開花墻外香,人才與項目最終都被其他省區挖走。高端人才與接地氣的項目在山西本就是稀缺資源,而現有為數不多的資源也難以發揮應有的效應。
                                               
                                                如果說人才和項目是雙創的核心要素,那么能夠讓人才與項目扎根成長的環境就是一切的前提。為此,必須完善我省創業創新政策體系,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進一步放寬新產業新業態的市場準入,掃除妨礙創業創新的制度障礙,更好地發揮市場主體作用。對創業者購買創新服務、開展技術合作給予支持,降低創業成本,激勵更多的人投身創業創新。加強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制度,盡快實現知識產權的自由流通和交易。
                                               
                                                財政扶持資金很難做到雨露均沾,而資金匱乏幾乎是所有創業創新者共有的難題。推動雙創,就是要完善金融手段,為創業創新插上資本的翅膀
                                               
                                                2016年,我省扶持眾創空間發展專項資金共計1000萬元,用于支持22家眾創空間及27家參加中國創業創新山西賽區大賽獲獎企業。對于被扶持者而言,這筆財政資金無疑是一場及時雨,但對更多的創業者而言,他們依然像一顆干渴的種子,在土壤中默默期待著破土而出。
                                               
                                                由于項目風險高、周期長,銀行資金一般不會在創新項目初期介入,與此同時,我省風險投融資體系發育滯后,在這種環境下,政府的財政引導資金就成為小微企業的最大期待。
                                               
                                                原志芳是畢業于太原理工大學的碩士研究生創業者,創業項目是做地理信息數據技術服務,為智慧城市相關的信息系統提供空間數據和非空間數據的數據加工處理、數據整合、數據分析及數據更新維護服務。目前,她面臨的困難有很多,但擺在首位的就是資金不充足,資金不足人才就沒法匯聚。
                                               
                                                不僅創客面臨著資金困難,各類雙創平臺自身也在渴望著資金扶持。清控眾創空間于2015年5月建立,2016年被科技部認定為國家級眾創空間。自建設以來,以“孵化+輔導+投資”的運營模式,積極搭建聚合企業、政府和社會資本的平臺。目前全部是自有資金在投入運作,以現有的低收費租金很難滿足整體的運營費用,雖然已經對部分入駐企業進行了風險投資,但基于此類投資資金周轉率低、風險率高、回報周期長的特點,短期內很難見到收益,期待政府在專項資金配套方面給予幫扶。
                                               
                                                與清控眾創空間一樣,目前,我省大部分眾創空間普遍面臨著商業運作模式不成熟、市場化機制尚不健全、市場資本未被激活、持續盈利困難的問題。由于租金成本和運營成本較高,而單一的場地租金收入與較高的運營成本形成巨大落差,創業增值業務收入在服務能力普遍羸弱的現狀下也無從談起,股權融資收入又需要大量優質創業項目的不斷涌現、專業化的創業孵化服務以及較長的投資回報期,這些都致使眾創空間很難摸索出成熟的盈利模式。
                                               
                                                目前,我省財政不斷加大對小微企業的資金扶持力度,但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創業創新者的資金難題,必須發展各類創業投資引導資金,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打通創業創新項目與金融市場對接的渠道。同時,要多層次培育雙創主體,推動“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為創業創新插上資本的翅膀。
                                               
                                                雙創是一場馬拉松,不可能一蹴而就,別人走過的路我們還要走。推動雙創,就要先埋頭種樹,而不是急著摘果子
                                               
                                                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2015中國創業心態調查報告》顯示,被調查者中有興趣創業的人高達54.5%。但另有數據表明,根據對2015年“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項目的后續跟蹤,多數創業大學生因遭遇挫折而放棄了創業夢想,只有不到5%的參賽項目還在堅持?梢,創業創新應該是一種自我價值的實現與追求,而非迫于生存與就業壓力的被迫選擇,更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否則,在激情燃燒之后,將無法留下理性與智慧的結晶。
                                               
                                                清控眾創空間負責人張京玲認為,就創業者而言,不能僅憑一股激情意氣用事,也不能將立足點放在對政策的依賴上,必須從創業之初就樹立起真正的市場意識,要靠技術、靠項目、靠自身踏踏實實的努力去贏得未來,如果只想借助國家的政策優惠與資金扶持,這條路終有一天會走不下去。
                                               
                                                同樣,與創業者相比,各級政府部門對待雙創更需要保持理性心態。
                                               
                                                受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對眾創空間的認識程度、政策支持力度等因素影響,我國雙創發展呈現出明顯的區域性失衡。經濟發達、高科技聚集、投資活躍的地區創業創新活動較為活躍,不斷涌現出一大批各具特色的眾創空間,而作為經濟相對欠發達的山西,尤其是部分地市,如何推進雙創仍需不斷探索。
                                               
                                                作為中組部“千人計劃”和山西省首批“百人計劃”入選者,2011年,陳旭遠帶著他的創業團隊和科研項目落戶山西,針對山西的雙創環境,他作出這樣的評價:“一線城市雙創配套體系健全,創業成本低,相比之下,山西工業現代化科技水平只能對高新技術創業提供有限的產業鏈支持,某些高新產業鏈上下游環節不健全,公司項目所在的產業鏈在山西呈斷裂狀態。”
                                               
                                                可見,發達省份走過的路我們還要走,人家十年做成的事情,我們不可能兩年就做完,雙創是一場馬拉松比賽,而不是百米沖刺,推進雙創需要經歷春夏秋冬,遵循一定規律,特別是發展環境的改善必須經歷一個過程。同時,要盡快建立我省雙創試錯、容錯機制,不能過早地苛求創新成果,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的考評體系只能讓真正的創新止步于紙上談兵。
                                               
                                                雪中送炭永遠比錦上添花更重要,來自創業初期的扶持彌足珍貴,不能看到了成果才想著伸手扶持,是種果樹還是摘果子,結果必然會大相徑庭。
                                               
                                                創業是富民之源,創新是進步之梯,創業有成,民之福祉;創新有成,國之瑰寶。讓人人都有創業創新的機會!讓三晉大地處處成為創業創新的沃土!    (轉自山西日報)
                                              2017 如何推動雙創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