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希祥老師在介紹他的黃河臨汾段指畫作品
作者與宋希祥老師在畫展上合影
黃河乾坤灣(臨汾市永和縣)指畫作品之一
黃河乾坤灣(臨汾市永和縣)指畫作品之二
宋希祥指墨藝術展在臨汾市圖書館舉辦
臨汾市人大副主任王國平(中)等領導前來觀展
宋希祥指墨藝術展開展當天,領導嘉賓和藝術家們合影
黃河壺口(臨汾市吉縣)指畫作品之一
黃河兩岸媒體人在黃河壺口(臨汾市吉縣)指畫作品
黃河乾坤灣春歌(臨汾市永和縣)指畫作品
黃河乾坤灣(臨汾市永和縣)指畫作品
臨汾籍紅色經典人物指畫作品
。ㄇ貢x中原網 王文輝 特約通訊員 蔡媛媛 報道)用藝術點亮繪畫夢想,以文化激發奮進力量。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3周年、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的日子里,在2022臨汾讀書季期間,為推動全民閱讀深入開展,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營造節日氛圍,推動文化和藝術的深度融合,增強文化自信,充分發揮臨汾市圖書館的宣傳教育功能,2022年9月30日,在臨汾市圖書館展廳舉辦了喜迎二十大 書香“晉”萬家|盛世逢國慶 丹青繪新圖——宋希祥指墨藝術展。
指墨畫,又叫指頭畫,簡稱指畫,是中國畫中以指代筆作畫的特種繪畫形式。畫家作畫時,用指頭、指甲蘸水墨或顏料,在紙或絹上勾畫,或間以手掌抹擦,以成圖像的繪畫技法。
此次展出的作品內容豐富、風格迥異、特色鮮明,一百余幅作品分三大系列:一是山水畫黃河風系列,作者飽含激情,舞動指掌,再現了黃河壺口瀑布和乾坤灣不同季節的詩意大觀;二是臨汾紅色經典人物及其他人物系列,敬繪了卓越的臨汾歷史人物;三是花鳥畫系列,作者用樸拙蒼辣的文人情趣繪出花鳥神韻,給廣大市民帶來一場視覺盛宴。本次展出的指畫作品詩畫意韻互補,所題款識,絕大部分是作者自作詩詞,體現了作者較深的文學造詣和指墨功底。展覽期間,山西省作家協會會員、山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山西省中國畫會臨汾分會顧問、中國指畫研究會常務理事宋希祥就中國指畫源流、指畫藝術特點以及題畫詩作舉辦專題講座及指畫演示。原計劃為期20天的宋希祥指墨藝術展應廣大觀眾要求一再延長到了11月中旬,旨在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營造濃厚節日氛圍,以文化人、以文惠民,反響熱烈。
相關鏈接:
《宋希祥簡介及指畫成就》
宋希祥,中共黨員,1965年畢業于山西大學中文系。山西省作家協會會員、山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山西省中國畫會臨汾分會顧問、中國指畫研究會常務理事。曾任《臨汾日報》總編輯、臨汾地區文化藝術學校校長。著有《中國古代童謠故事》(甘肅少兒出版社出版)《平陽木版畫選》《平陽新年畫選》(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合作)《中國指畫軼聞故事》(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指畫技法初步》(中國書籍出版社出版)《渡頭柳青青》(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為馮東平詩詞配指畫)。指畫作品及論述見于《國畫家》《書畫名家冊頁作品精選》以及《中國指畫》《指畫研究》《湖社月刊》《美術與市場》、書法報、山西日報、臨汾日報、臨汾電視臺,央視“書畫頻道”等等。
本次展覽以一幅幅形象逼真和生動有趣的藝術作品,用指墨畫的方式表達出來,給廣大讀者帶來一場視覺盛宴。一方面為臨汾的文脈、畫脈增加一種磅礴之氣,一種創新力量,將臨汾指畫藝術發揚光大;另一方面旨在堅定文化自信、把握時代脈搏、傳承中華文化,積極推進全民閱讀,建設書香臨汾,用“以人民為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的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指畫的主要特點:由于指畫所用工具不同,有它的局限性,同時,亦是其奇譎之處,成就了其自身的特立獨行之處。
1、線條獨特。指畫在畫線畫點方面,一般都是指甲指腹并用,落指、收指自如,線條邊緣處自然形成斑斑駁駁的特殊質感,又因指頭不能過多蓄水,長線全由短線相綴而成,因此每條線的畫成,往往似斷非斷,似連非連,似曲非曲,似直非直,或粗或細,墨斷意連,極為自然,這是毛筆難以達到的。
線條流動特殊,能更好地體現 屋漏痕、錐劃沙、折釵股 的質感,畫出的墨色、線條有如金剛杵,有“強骨”“霸悍”的氣概。
2、墨色獨特。指頭不能像毛筆一樣含多量的墨和色很快從指尖流淌下來,不能像毛筆筆尖出水那樣慢,所以指畫用墨用色時往往不是太濕,就是太枯。然而,這也易于發揮枯墨法、焦墨法、潑墨法和誤墨法的作用。
3、表象獨特。獨具特色的線條和墨色,使指下所表現出來的物象可以達到似生非生,似拙非拙的意想不到的效果。做到神到形不到,韻到墨不到。
4、構成獨特。指畫創作也講究點線面,但在點線面的結合上,不像筆畫那樣融和、自然、順暢,但指畫形象突兀、構圖險峻、對比強烈的特點,突破了筆畫的程式化,令人耳目一新。
本次展覽共100余幅作品,分三大系列:一是山水畫黃河風系列,作者飽含激情,舞動指掌再現了心中黃河壺口瀑布和乾坤灣不同季候的詩意景觀,大氣勢磅礴,蔚為壯觀;二是指畫臨汾歷史人物及紅色經典人物系列,作者懷著敬畏堯文化之情、敬繪了卓越的臨汾歷史人物堯王造酒、大禹治水,法顯(臨汾人)取經布道系列故事、金代山水畫家李山(堯都區人)、元代壁畫名家朱好古(襄汾人)、元代雜劇四大家之一鄭光祖(襄汾人)、清初勤政愛民廉吏李呈祥(隰縣人)、民國時號稱“崔金指頭”的崔步瀛(堯都區大陽村人);紅色經典播火人有山西早期共產黨組織創建人之一的彭真(曲沃侯馬人)、堯都第一個共產黨員張振山烈士(屯里鎮韓村人)丶翼城縣第一個共產黨員閆紫琴烈士(今紫琴村人)、安澤縣抗日女英雄王光烈士(稷山人)……還有受周總理和習近平總書記贊譽“面壁成佛”的達摩禪師系列故事等;三是花鳥畫系列,作者手掌指甲并施,用樸拙蒼辣的表現手法繪出文人情趣喲花鳥畫。
此次展出作品有丈二匹巨制,有尺余小品,內容豐富、風格迥異、特色鮮明。畫作所題款識,絕大部分是作者自作詩詞,詩畫合璧、意韻互補,體現了畫家較為深厚的文學修養和藝術造詣。
值得一提的是,宋希祥先生是一位活躍在臨汾市文化戰線的著名人物,早年他擔任《臨汾日報》總編輯,后來擔任臨汾地區文化藝術學校校長,為臨汾市的文化事業付諸了心血和精力,培養造就了一大批文化戰線上的精英人才,他對臨汾市文化事業的貢獻,可謂功不可沒,譽滿平陽。就文化造詣而言,宋希祥先生不但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文壇圣手,而且是一位有著特殊指畫技能的畫壇英杰。在平陽畫壇上,無論是對指畫的研究,還是對指畫的創作,他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其指畫作品“風格迥異,特色鮮明,神完氣足,落墨有趣”。本次展覽,展出了宋希祥先生的指畫作品100多幅,這些作品再現了臨汾大好的山川形勢,彰顯了眾多的臨汾歷史和現實人物,描繪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花鳥蟲魚。所有這些作品無不體現著作者深厚的文化情懷和指墨功底。
“筆走龍蛇抒胸臆,翰墨飄香潤雷池”。相信通過觀展大家一定會被宋希祥先生高超的指畫藝術所折服,心靈上一定會受到一次大的沖擊和震撼,視覺上也一定會得到一次獨特的享受,大家的書畫造詣會“深潛一尺水,更上一層樓”。
(臨汾市圖書館館長于平果在宋希祥畫展開幕式上講話整理部分文字)